上回书说到,小Yoo盘了一篇关于阳关玫瑰的文章(传送门:《两块钱一斤!变味的阳光玫瑰,彻底废了?!》),然后就有非常多的Yoo友在评论区和小Yoo吐槽:现在的水果都太甜了!
事实上,水果变甜了,这事儿还真不是大家的错觉。尤其是网红水果,更是一样比一样甜。
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@原来你也在这里、@汀、@空耳大师、@一只绿色的纸巾盒
由于水果甜度这个指标,实际上也是根据水果含糖量来计算出来的。所以,为了用数据量化,这些水果到底变甜了多少?我们大家可以先来一起看一下,不同的水果中含糖量的变化。
以大家夏天最爱吃的西瓜为例,在80年代的时候,其含糖量为8%-10%,而现在却涨到了12%-15%!好家伙,看似只是增长了4-5%,但实际上却相当于比之前还要甜0.5倍。
而像蓝莓,虽然吃起来平平无奇,没有甜到突出,但其现在的含糖量也已达到了10年前的5倍!好家伙,怪不得大家现在吃水果都不觉得清爽解渴了,这不得多喝两口水中和一下。
刚好小Yoo手上就有一支测糖仪,又去楼下买了50块的水果,咱们实测一下——
这些平时都在吃的水果,含糖量都有多高?(作为参考:白水的含糖量是0%,旺仔牛奶原味的含糖量是15.9%)
小Yoo(饮料只喝无糖乌龙茶版):就这含糖量,怎么办,慢慢的开始为我的胰腺瑟瑟发抖了。
PS:含糖量最高的不一定口感上最甜的,比如小Yoo测的阳光玫瑰和苹果,虽然分别位列含糖量排行榜的前三,但是这两者也是有酸味的,入口略酸,但回口线。
目前来看,不论是西瓜、哈密瓜,还是苹果、桃子、梨,它们的本味似乎都慢慢的变淡,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味儿——甜味。
于是乎,喊着“不甜不要钱”的水果商贩,以及种植农户,还包括农科院的专家都在想着怎么让水果变得更甜一点,再甜一点……
由于大家认为,如今的有些水果已经甜到了有些“不正常”的程度,于是大家也纷纷在背后蛐蛐起了——这些水果是怎么甜成这样的?
莫非,真的有小商小贩或者种植农户给里面打了糖水或者是甜蜜素?(狗头.jpg)
尤其是在这个环境下,大家懂的都懂,很难不让人怀疑,这些水果里面没有点“科技与狠活”。
但是!事实上,直接给水果注射糖水或者是甜蜜素(人造的食品添加剂,化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),只会加速水果的“死亡”!!!
据中国农业大学李冰冰教授在接受《农民日报》采访时所言,“如果是直接给水果喷洒甜蜜素,那么它只能附着在表面,收效甚微。而如果是采用注射的方式,则会使其破坏水果的细胞壁,导致水果在短时间内发生腐烂变质。”
所以,江湖上流传甚广的“直接给水果注射糖水或者糖蜜素”,这条路子看来是行不通的。
当然,还是有极少一部分“黑心的”小商小贩可能会给一些水果喷一点糖水(PS:一般就是白糖水,因为糖精水会发苦),还有一些更甚至于给大家切试吃的水果刀上都是蘸了糖水的。
不过,这类最为简单粗暴的“变甜”方法,还是没有很好的方法解释:为何现在水果普遍偏甜,甚至齁甜如糖的现象。
这个嘛,其实目前市面上水果如此甜的秘密,主要还是源头上的问题,也就是在育种的时候,它们就已经集体走向了“甜化”。
如果你曾经吃过野果子,那么你就会发现野生的水果,往往都是酸酸甜甜的,更有水果味儿。
但如果经过人工嫁接,人工培育,这样酸涩的野梨子,也会在时间的驯化中,慢慢的变甜,更加适口。
而为了培养出更加甜,经济效益更高的水果,不论是专家,还是果农,都是绞劲脑汁地不断试验挑选。
最后,经过各种优胜劣汰,培育出来的水果,自然一款甜过一款,甜出新高度,从“不甜不要钱”走向了“甜到要你命”。
比如,2015年,新西兰就培育出了甜度高达16的蓝莓;2016年,贵州更是培育出了甜度能到18的地方李子品种蜂糖李。
而那些酸酸甜甜的品种甚至沦落成了底层,比如,四川本土的那种酸酸甜甜小樱桃,确确实实打不过又大又甜的外来车厘子。
君不见,汶川山上种的全是车厘子。更甜更大的品种在本土化培育的过程中,也在进一步挤压着本土品种的生存空间。
尤其是酸的,自然就被淘汰了。一般来说,其实市面上也有一些比较酸的水果,但都被低价处理了,城里边相对少见。
据多位水果种植农户表示,想要给水果降酸,他们就会用上一种“脱酸剂”(含砷的无机盐),在打农药的时候把它一起兑进去,直接喷洒果树就行。
比如在种植脐橙的时候,通过喷洒“脱酸剂”改变酶的活性,以此来降低酸度,突出水果的“纯甜”口感。只不过,这么做,长期下来会让果树减产。
经过小Yoo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查询,“脱酸剂”的种类还比较多,也很好买到,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叶面肥,不仅能脱酸,还能膨果上色,增加产量……
它们的存在,说白了就是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,加强有机物转化储存、延缓植物呼吸消耗,进而提高糖分。
总之,也就是在育种和叶面肥的双重作用下,现在的水果大多越来越甜,甜成了一个味儿。
当喝饮料都要喝无糖饮料的年轻人,遇上这样的水果,必然只会说:拿走,拿走。(嫌弃.jpg)
所以,想来为了迎合大家如今的口感偏好,相信要不了多久,那种酸酸甜甜、自带果香、风味层次丰富的水果,终有一日,还是能够重新回归大家的视野的。
欢迎来电咨询:400-114-7977 地址:宿迁市宿城区栖霞山路22号